記者從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手足口病及皰疹性咽峽炎以夏秋季節(jié)為發(fā)病高峰期,目前全州中小學、幼兒園陸續(xù)開學,州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學生及家長提高對這兩種疾病的認識,做好預防措施。
點擊此鏈接下載原視頻
據了解,手足口病是由一組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以夏秋季節(jié)最多。手足口病潛伏期一般為2到7天,平均3到5天。
(資料圖)
【同期聲】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科工作人員 廉日山
“主要特點為手、足、口、臀等部位出現斑丘疹和皰疹,多伴有發(fā)熱,多數患兒一周左右會自愈,病情相對來說較輕,會呈自限性,愈后也比較良好?!?/p>
據介紹,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該病傳染性強,患兒的糞便、唾液等都含有病毒,接觸由其污染的手、日常用具、衣物等均可感染。手足口病發(fā)病人群以幼托兒童和學生為主,15歲以下兒童為主要發(fā)病人群,15歲以上人群發(fā)病較為少見。
【同期聲】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科工作人員 廉日山
“我們建議家長在寶寶出生6個月到5周歲期間,接種EV71手足口病疫苗,可以有效地預防手足口病的發(fā)病”
據介紹,皰疹性咽峽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以急性發(fā)熱和咽峽部皰疹為特征,以糞口或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感染性較強,傳播快。主要發(fā)生于1到7歲的小兒,尤其是5歲以下的嬰幼兒。
【同期聲】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科工作人員 廉日山
“皰疹性咽峽炎臨床以急性發(fā)熱和咽部皰疹、咽喉痛、流口水、厭食和嘔吐等為主要臨床表現,是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為4到6天。皰疹性咽頰炎患者及隱性感染者是本病的主要傳染源。可直接經由腸道、呼吸道傳播,也可間接經污染的手、食品、衣服、用具等間接接觸而傳播?!?/p>
皰疹性咽峽炎各年齡段人群均可受到感染,嬰幼兒更易發(fā)病。
州疾控中心建議在上述兩種疾病的發(fā)病高峰期,廣大家長盡可能少帶孩子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勤洗手,注意個人衛(wèi)生。
記者:孫振 洪小晗
編輯:洪濤
審核:趙陽
終審:孫明暉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