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觀察者網訊,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yè)頻道報道,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在印度出席B20峰會時罕見表示,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讓美國稀土供應鏈變得很脆弱。她還表示:“我確實認為他們(中國)在稀土供應、提取和加工方面把握著重要的咽喉要道?!?/p>
事實正如戴琪所說,中國現(xiàn)如今在稀土供應、提取等領域確實占據(jù)主導地位。自1996年開始,中國稀土產量顯著增加。尤其是在2009年,中國稀土產量甚至占據(jù)了全球總量的97%。中國只是擁有全球三分之一的稀土儲量,但中國一直供應全球超過90%的份額的稀土需求,而美國正是我國出口稀土的一大客戶。
中國向美國出口的稀土占美國稀土進口量的78%,而愛沙尼亞、法國和日本的稀土僅占美國稀土進口總量的14%。美國國防部此前公布的國防工業(yè)相關報告也稱,美國國防工業(yè)有超過280項產品的供應鏈嚴重依賴外國,特別是對中國稀土和零備件的需求很高。
【資料圖】
不僅如此,根據(jù)美國地質相關部門(USGS)的數(shù)據(jù),美國政府確定了51種關鍵非燃料礦產,其中有30種需要以不同程度的程度進口,12種完全依賴進口。這些礦物包括砷、螢石、銦、錳、鈮和鉭等。這些礦物在各種應用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例如用于合金和半導體的生產,以及LCD屏幕和電容器等電子元件的制造。
據(jù)統(tǒng)計,美國有13種礦產超過95%的依賴進口,其中一半以上的主要供應來源是中國。這些礦產包括用于技術、高功率磁體、電子產品和工業(yè)的關鍵材料稀土,以及用于鋰電池的天然石墨。此外,美國100%的鎵和50%的鍺都依賴中國的進口。
正因此,我國的鎵鍺禁令發(fā)布之后,美國又是去回收廢物,又急急忙忙拉著蒙古進行稀土合作,但這絕對不是我們國家的本意。
不知道是不是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正想到尋求稀土供應的不順,美代表突然話鋒一轉,又扯到了中國威脅。她表示中國在稀土領域上的主導地位意味著它既能打開水龍頭,也能關掉水龍頭,話里話外就是在說我國稀土的優(yōu)勢威脅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事實上我國供應稀土僅僅只是為了保障人民生活水平,并不會像某些國家一樣將國家經濟政治化、武器化。
中國迎來改革春風之初,國內還處于百廢待興的狀態(tài),人民百姓在那時的日子并不是很好過。中國當然想為此干點什么,作為稀土的世界第一大儲備國(儲備量占全世界38%),又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有17種完整稀土元素的國家,出口稀土顯然成為了最佳選擇。
我國是真正做到了將稀土當成土來賣。在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稀土產量僅約為20噸,而到了2006年這一數(shù)字卻增長到了8萬噸,漲幅達到了4000倍。然而稀土價格卻從每噸一萬多美元下跌到了幾千美元。
全球90%的稀土由中國提供,我們不計成本地向世界提供戰(zhàn)略資源,西方國家因此選擇停止本國稀土礦的開采,轉而從中國進行進口,并將其作為戰(zhàn)略儲備。
拿美國舉例來說,美國稀土儲量為1300萬噸,約占全球儲量的10%。但是在2002年,美國政府封存了該國內最大的稀土礦芒廷帕斯,并開始轉向從中國進行購買。
中國并非世界上唯一擁有稀土的國家,卻在過去幾十年承擔了世界稀土供應的角色,付出了破壞自身天然環(huán)境與消耗自身資源的代價,為美國在內的世界各國提供稀土保障,然而美國卻濫用“國家安全”一詞一直在以各種方式給各國營造中國借用稀土對他們造成威脅的氛圍,說美國是“放下碗筷就罵娘”一點都不為過。
再者說,事實上在中國擁有主導地位之前,美國也曾是稀土出口的第一國家,當時美國的芒廷帕斯礦山高達500萬噸的稀土儲量,是發(fā)現(xiàn)的最大的稀土儲備礦山,美國也因此賺的盆滿缽滿。但是怎么那個時候美國不說,擁有稀土絕對優(yōu)勢將對其他國家造成威脅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fā)布,可與本網聯(lián)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