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動背景
在國家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精神的背景下,2024年12月31日,西京學院“赤砼筑夢”社會實踐團前往陜西延安,開展為期四天的社會實踐活動,主題為“延安紅韻:紅色建筑下的革命記憶”。隊員們實地考察了延安革命紀念館、楊家?guī)X舊址等紅色建筑,深入了解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延安時期的革命歷史和延安精神。這些地方不僅是革命歷史的見證,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通過此次實踐,隊員們更好地理解了延安精神的核心內涵,如實事求是、自力更生等,并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活動內容
活動啟動前,萬依丹老師在1130教室為實踐團成員開展了安全培訓及注意事項的指導。萬老師著重強調了安全的重要性,提醒成員們嚴格遵守規(guī)則,保持團隊聯(lián)系,并尊重當?shù)氐娘L俗習慣,以維護團隊的良好形象。她期望成員們能珍惜這次實踐的機會,深入探索延安紅色建筑背后的歷史故事,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從而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同時,她也希望團隊能夠制作出一份詳盡的調研報告,為傳承延安精神貢獻自己的力量,使這次實踐活動成為每個人成長道路上的一筆寶貴財富。
圖1 社會實踐團出征儀式
圖2 抵達甘泉縣
2024年12月31日清晨,實踐團懷揣著對紅色文化的崇敬與向往,踏上了前往延安市甘泉縣的旅程。一路上,大家歡聲笑語,滿懷期待地討論著即將開啟的紅色探索之旅,車廂內洋溢著青春的活力與激情,每個人都躍躍欲試,準備在這片紅色熱土上留下自己的足跡,追尋革命先輩的光輝歲月,汲取奮進新時代的精神力量。
抵達甘泉縣后,實踐團成員們馬不停蹄地前往了雪地講話舊址。在馮思媛同學的帶領下,大家仔細參觀了舊址的每一處細節(jié),從簡陋的房屋結構到斑駁的墻壁,每一處都仿佛在訴說著那段艱苦卓絕的革命歲月。
圖3 象鼻子灣毛澤東雪地講話舊址
馮思媛同學為大家詳細講解了雪地講話的歷史背景和內容,讓大家深刻理解了毛澤東同志在這一重要歷史時刻所發(fā)表的講話對于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雪地講話不僅在當時極大地鼓舞了紅軍士氣,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而且其所蘊含的堅定信念、戰(zhàn)略眼光和卓越智慧,至今仍對我們有著重要的啟示意義。
圖4 馮思媛同學宣講毛澤東雪地講話
隨后,實踐團來到了甘泉縣嶗山戰(zhàn)役烈士陵園。在劉若彤同學的帶領下,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向烈士墓碑敬獻鮮花,并肅立默哀,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劉宇軒同學組織大家對墓碑進行了仔細的擦拭,清理掉灰塵和落葉,讓墓碑煥然一新,以表達對先烈們的深切懷念和崇高敬意。
圖5 甘泉縣勞山戰(zhàn)役烈士陵園
圖6 學習勞山革命精神
在烈士陵園內,大家聆聽了革命先烈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犧牲的感人故事,這些故事讓在場的每一個人無不感動落淚,深刻認識到今天的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圖7 與勞山戰(zhàn)役烈士陵園的管理人訪談
1月1日,實踐團抵達了延安市寶塔區(qū),繼續(xù)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寶塔區(qū)作為延安的中心城區(qū),擁有眾多的紅色革命遺址和紀念場館,是實踐團深入了解延安紅色文化的重要一站。在這里,大家感受到了濃厚的紅色氛圍,仿佛置身于那個激情燃燒的革命年代,每一處景致都讓人心潮澎湃,激勵著大家不斷前行。
圖8 抵達延安
實踐團成員們在劉若彤同學的帶領下,對寶塔山的建筑風格及其革命意義進行了深入研究。寶塔山不僅是延安的標志性建筑,更是中國革命的象征之一。劉若彤同學詳細講解了寶塔山的建筑特色,包括其獨特的塔身結構、精美的雕刻藝術等,使大家領略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藝和智慧。同時,她還闡述了寶塔山在革命時期的關鍵作用,例如作為指揮作戰(zhàn)的瞭望塔、傳遞軍事情報的信號塔等,為革命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站在寶塔山下,仰望著巍峨聳立的寶塔,大家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在心中升騰,仿佛聽到了革命先輩們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里,為了理想和信仰而英勇奮斗的吶喊聲。這種精神力量激勵著大家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勇于攀登、不斷超越,努力克服困難,追求卓越。
圖9延安市寶塔區(qū)寶塔山
接著,實踐團來到了王家坪革命舊址。在鄔松濤同學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舊址內的革命歷史展覽館、防空洞等場所。鄔松濤同學為大家詳細講解了王家坪在革命時期的歷史背景和重要事件。同時,他還對防空洞的建筑特點和功能進行了闡述,如其堅固的結構、復雜的通道設計等,展現(xiàn)了革命先輩們在艱苦條件下依然能夠巧妙利用地形地貌,創(chuàng)造出有利于革命斗爭的設施。通過對王家坪革命舊址的學習,大家深刻認識到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先輩們在極其艱難的環(huán)境下,憑借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取得的輝煌成就。此次學習不僅讓大家增長了知識,也進一步堅定了大家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決心。
圖10王家坪革命舊址
圖11鄔松濤講解王家坪歷史
1月 2 日早晨,實踐團來到了延安革命紀念館。在負責人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館內的各個展廳,認真觀看了大量的歷史文物、圖片資料和多媒體展示。原澤濃同學負責媒體宣傳的拍攝工作,他用鏡頭記錄下了紀念館內的珍貴展品和大家認真學習的場景,為此次社會實踐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資料。在這里,大家深入了解了延安時期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的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歷史,以及黨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通過參觀,大家深刻認識到延安時期是中國革命的重要轉折點,黨在這里確立了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戰(zhàn)略方針,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的革命干部,為最終取得全國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12延安革命紀念館學習
成員紛紛表示已經(jīng)深刻理解了延安精神的深刻內涵,包括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以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等核心價值。這些精神品質對于當代青年來說,不僅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而且提供了寶貴的指導。我們應當將延安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其融入到學習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努力成為既有理想、又有責任感、并且具備實際能力的新時代青年。
圖13 延安革命紀念館學習
隨后,實踐團前往了楊家?guī)X革命舊址。在劉宇軒同學的帶領下,大家參觀了朱德、周恩來、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的舊居,以及中央大禮堂、延安文藝座談會會址等重要場所。舊居內簡樸的陳設和斑駁的墻壁,仿佛將大家?guī)Щ氐搅四莻€艱苦奮斗的年代,感受到了革命領袖們在生活上的簡樸和在工作上的忘我投入。
圖14 劉宇軒帶領學習楊家?guī)X歷史
劉宇軒同學詳細講解了楊家?guī)X在革命時期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此外,她還探討了楊家?guī)X對當代的意義,例如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繼承和弘揚革命傳統(tǒng),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持續(xù)努力。在參觀期間,大家認真聆聽、仔細觀察,分析這些建筑的結構特點和歷史價值,從中領悟到了革命先輩們在建筑上的智慧和匠心,不時地提出問題和發(fā)表自己的感悟,現(xiàn)場氣氛活躍而莊重。
至此,本次社會實踐活動即將圓滿結束。全體實踐團成員向勞山戰(zhàn)役烈士陵園、延安革命紀念館的工作人員致以誠摯的謝意。感謝您們的周到安排與熱情款待,使得我們的社會實踐活動得以順利開展,并取得了豐碩成果。您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敬業(yè)精神為我們樹立了典范,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不僅拓展了我們的知識視野,更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了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及其時代意義。我們將以此為契機,持續(xù)深化對紅色文化的探索與傳承。
三、 團隊成員心得
余航:在延安的紅色建筑中,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輩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這種精神激勵我在學習和生活中勇于面對困難,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原澤濃:通過參觀革命紀念館和舊址,我更加理解了延安精神的核心內涵。革命先輩們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讓我認識到新時代青年應將這種精神融入實際行動,為國家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鄔松濤:在實踐過程中,團隊成員的團結協(xié)作讓我體會到集體的力量。這種精神與延安時期的革命精神相契合,讓我明白在實現(xiàn)共同目標時,團結一致是成功的關鍵.
劉若彤:實地考察延安的紅色建筑,讓我將理論知識與革命歷史緊密結合。這種結合讓我對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提高了我的實踐能力,讓我更好地將所學應用于實際生活.
劉宇軒:在延安,革命先輩的愛國情懷深深感染了我。他們的事跡讓我更加堅定了愛國信念,激勵我努力學習,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馮思媛:這次實踐讓我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成長。我更加珍惜機會,努力提升自己,將延安精神內化為個人行動的動力,為實現(xiàn)個人價值和國家目標而奮斗,傳承紅色文化.
“赤砼筑夢”黨史學習實踐團
2024年1月7日
附:“赤砼筑夢”實踐團主要人員:
團隊指導老師:西京學院萬依丹
團隊隊長:西京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yè)余航
團隊成員:西京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yè)原澤濃、鄔松濤、劉宇軒、劉若彤、馮思媛(排名不分先后)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wǎng)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亦不代表本網(wǎng)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wǎng)發(fā)布,可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本網(wǎng)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聯(lián)系方式:291 32 36@qq.com